解读|2020年全国“医保账单”释放哪些信号?
另据《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参加生育保险23567万人,比上年增长10.0%,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所带来的参保人数增加、结构优化的政策效应已经显现。
二是财务基础更优。2020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累计结存31500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3803亿元。其中: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当期结存1214亿元,累计结存(含生育保险)15327亿元,比2019年分别减少了852亿元和3943亿元;个人账户当期结存1650亿元,累计结存10096亿元,比2019年分别增加了534亿元和1670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存6077亿元,比2019年增加934亿元。职工医保基金当期结存和累计结存与2019年相比减少,是因为受疫情影响,2020年2-7月全国多地实施阶段性减半征收职工医保单位缴费,累计减征约1649亿元,导致职工医保收入较上年下降。若剔除减征因素的影响,职工医保基金总收入(含生育保险)将比上年增长9.6%,相应地无论是当期结存、还是累计结存都将出现正增长。说明基本医疗保险的财务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和优化。
另一方面,2020年中央财政投入医疗救助补助资金260亿元,比2019年增长6%,另外安排40亿元补助资金专门用于提高“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安排15亿元特殊转移支付医疗救助补助资金,进一步夯实了医疗保障的财务基础,提高了医疗保障能力。
三是保障质量更优。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后,共新增119种药品进入目录,另有29种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目录,共计119种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价50.6%;开展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涉及112个品种,平均降价54%;开展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支架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与此同时,在30个城市开展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30个试点城市全部通过模拟运行前的评估考核,进入模拟运行阶段;在71个城市开展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DIP付费试点工作。上述一系列工作使得医保基金价值购买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待遇保障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是服务管理更优。2020年,全国住院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到44413家;国家平台有效备案人数771万人。全年住院跨省异地就医585万人次,其中跨省直接结算300.23万人次,跨省直接结算医疗费用742.80亿元,基金支付438.73亿元。京津冀、长三角和西南五省区等12个先行试点省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累计达到302万人次,医疗总费用7.46亿元,医保基金支付4.29亿元。跨省异地就医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保证了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可以被更多的参保群众所享有,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和幸福感。
另一方面,持续开展的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保证了医保基金的安全。2020年,各级医保部门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62.7万家,查处违法违规违约医药机构40.1万家,其中解除医保协议6008家、行政处罚5457家、移交司法机关286家;各地共处理违法违规参保人员2.61万人,其中暂停结算3162人、移交司法机关2062人;全年共追回资金223.1亿元。
而医保基金监管飞行检查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医保基金监管的质量和水平。2020年,国家医保局共组织61个飞行检查组赴全国各省份开展现场检查,飞行检查组共现场检查定点医疗机构(含医养结合机构)91家、医保经办机构56家、承办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40家,共查出涉嫌违法违规资金5.4亿元。
三、折射一个问题
《公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比2019年下降2.8个百分点,其中:在职职工下降1.5个百分点,退休人员下降6.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下降1.5个百分点。表面上看,是因为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参保群众住院率下降。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参保人员并不是非住院不可,但在疫情爆发之前,被降低入院标准收治住院了,从而抬升了住院率。退休人员因为年龄大、身体弱、毛病多,也更容易通过降低入院标准的方式收治住院,受疫情影响导致其下降的住院率比其他参保人员多出整整5个百分点,说明许多退休人员在过去其实是被诱导住院了。
降低入院标准、诱导参保患者住院治疗,不仅有过度医疗的嫌疑,也导致医保基金的低效使用和不当流失,应该在今后的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开展积极的整治。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15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