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检测企业因疫情收入剧增 科华生物却招来百亿级诉讼!
7月13日晚,科华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涉及金额达105亿元的巨额仲裁案,赔偿金额甚至超过了科华生物目前的市值(80亿元)。在疫情期间,众多新冠检测企业因为疫情,创下了收入新纪录,但科华却因诉讼丧失百亿,这是为何?
科华生物应答人彭念才、李明、苗宝刚、西安裕景通益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被诉至上海市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受理。
消息一出,科华股价跌停,收于每股15.71元。
据科华生物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明,2018年,科华生物与天龙生物签署了投资协议。根据投资协议,科华生物分两个阶段收购天龙生物。第一阶段是收购天龙生物62%的股权,目前已经完成。第二阶段是收购38%的少数股权。2020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天龙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导致天龙生物估值大幅提升。对于后续的投资款,双方并未达成一致。
根据科华生物公告,上述情况已构成法律规定的“情势变更”情形,其有权要求重新协商变更或终止“进一步投资”交易的条款,并已依法提出重新协商的要求。科华生物表示,正在收集整理相关证据材料,做好仲裁准备,必要时提出反仲裁请求。
对此,盛翔生物在风险提示公告中显示,截至目前,参与转让科华生物18.63%股权的公司和珠海宝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联资产》)尚未收到深交所关于上述事项的通知和决定,本次转让交易存在不确定性。
至于仲裁案是否会影响盛翔生物对科华生物的收购,科华生物董事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声称,案件尚未开庭审理,只是收到了仲裁通知,一切事宜尚不确定,如果有进一步进展,将发布相关公告。
这起突发的仲裁案件让收购变得复杂。事实上,科华生物自身的发展也是注定的。科华生物是中国第一家在IVD上市的企业。2004年7月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曾是国内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类最全的体外诊断企业,最高市值超过300亿元。柯华生物是国内第一家上市乙肝、丙肝、艾滋病诊断试剂的企业,也是第一家研发SARS诊断试剂的企业。
然而,自那以后,由于大股东频繁变动,研发人员数量减少,以及由于快速扩张而产生的巨大商誉问题,科华生物学逐渐走下坡路,随后安图生物学、华大基因等诊断性公司上市,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科华生物曾由外商投资机构管理。在此期间,科华生物的投资减少,大量代理业务增加,降低了其毛利率。六年后,它将股票卖给了格力地产。格力地产入股还不到一年,计划将股份转让给盛翔生物。
原本以为科华生物终于有了掌舵的一位同行科学家,却突然有了这么一个巨大的仲裁案件。经过重重波折,科华生物未来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16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