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基层地方出现了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能出行、不能进商场、不能出摊、不能进医院,以及未接种疫苗的公职人员停发工资等通知,使得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以保护自身的预防行为遭遇了各种尴尬。事实...
最近很多基层地方接到通知,没有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就不能出行、不能去商场、不能出摊、不能去医院,没有接种疫苗的公职人员停发工资,这让新冠肺炎在接种疫苗保护自己的预防行为时遭遇各种尴尬。真相是什么?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中心了解到,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我国进入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后,国内不少地方出现了局部流行性疾病。经流行病学溯源调查,发现这些流行性疾病与境外输入有关,说明我国仍面临境外输入风险,仍处于“外输入、内反弹”的常态化防控阶段。疫苗防控后,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在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同时,坚持现有公共卫生和社会防控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疫苗是防控疫情输入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也可以降低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新冠肺炎肺炎“乙A类管”的相关要求,无禁忌的适龄人群应量力而行。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中心关注部分地区未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人群限制接种的通知,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规范。
事实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直重视针对新冠肺炎的强制接种现象。今年4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表示,部分地方疫苗接种工作存在简单化甚至一刀切的情况,必须坚决纠正。
发布者:健康界锋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19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