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很常见,但肾性贫血的危害可不容小视! “人体的肾脏除了生成尿液外,还有血液净化和帮助生产红细胞的功能,肾脏和肾上腺都是非常重要的造血器官。”专家介绍说,随着肾功能下降,造血物质、促红素...
贫血很常见,但肾性贫血的危害不容小觑!“除了产生尿液,人体肾脏还具有血液净化和帮助产生红细胞的功能。肾脏和肾上腺是非常重要的造血器官。”专家表示,随着肾功能下降,造血物质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人体无法维持良好的造血功能,可能导致肾性贫血。肾性贫血如果不及早发现并定期治疗,将加速慢性肾脏病向终末期肾病的进展,增加透析、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亡率。
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也就是说,每10人就有一个慢性肾脏病病人
。肾性贫血则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终末期肾脏病(俗称尿毒症)患者中发病率高达98.2%
。
“慢性肾病1期有20%多的病人会合并贫血,随着肾功能减退,贫血患病率越来越高,到了终末期,90%以上的病人会合并贫血。”专家表示,但是跟高发病率相比,公众对慢性肾病导致的贫血知晓率、治疗率却比较低。
肾脏是代谢和清除废物的器官,它的功能不好就等于人体清洁能力变差了,就像是房子堆了一堆垃圾,身体的毒素排不出去,心、脑、肺、骨头、皮肤甚是神经都会受到影响,其中肾性贫血就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红细胞生成素(EPO)绝对或相对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生成及其寿命而发生的贫血。 肾病早期症状隐匿,大部分患者在病情进展到中晚期才被确诊。专家指出,肾性贫血主要表现为:
“开始的时候患者可能仅仅表现为脸色蜡白、精神状态不好、注意力不集中;随着病情进展,身体其他器官陆续出现症状,尤其是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专家表示,对于这些症状需多加留意,及早到肾内科就诊排查。 遭遇肾性贫血,很多患者想单纯地靠饮食来调理,比如多吃一些动物肝脏、菠菜和血制品等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以及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摄入。对此,专家建议,患者可先到医院评估是否缺铁,是否有微炎症等;肾病早期建议补充铁剂、加强营养;如果血色素持续下降,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在治疗肾性贫血方面,早期没有药时只能靠输血,血输多了也会发生很多问题。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用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改善贫血,但存在局限性。专家表示,“肾脏是产生促红素的生理器官,如果只是大剂量补促红素,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 PHI)通过增加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铁调节和降低铁调素来促进红细胞生成,能使慢性肾病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
我国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总数约100万-200万人,进入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的患者一般需要进行透析治疗,肾性贫血则是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这部分患者如何管理,专家有几点建议,一定要鉴定是不是真的肾性贫血;造血物质要有一个良好的补充;选择合适的刺激造血药物,例如HIF- PHI机制口服用药;要对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做好评价,尽量减少副作用;参考国际的指南制定合适的目标,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合理性。
来源:健康时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布者:新泰市中医医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23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