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冬奥运动健康冷知识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1、冬奥会举办地是越冷越好吗?冬奥会举办地肯定不能太暖和,但也不是越冷越好。国际奥委会在主办城市的选择上也有严苛的要求,其中核心气象指标有两条,一...
7个冬奥运动健康冷知识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李青
1.冬奥会的场地是不是越冷越好?
冬奥会的场地一定不能太暖和,但也要尽量不要太冷。国际奥委会对主办城市的选择也有严格要求,其中有两个核心气象指标,一是2月平均气温是否低于0,二是2月降雪量是否大于30cm。国际奥委会要求,冬奥会举办地的极端温度不得低于零下17。
由于天气寒冷,人体表面的血管在寒冷时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痉挛,韧带弹性和关节灵活性下降,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所以温度过低,不利于运动员的水平发挥,也容易造成冻伤和运动损伤。大多数冬奥会都在有雪但不是特别冷的地方举行。
2.冬奥会哪个比赛消耗的热量最多?
答案是越野滑雪。之所以是最耗热量的赛事,是因为有上坡、下坡、和平的比赛路线,运动员需要脚踏滑雪板,手里拿着滑雪杖在荒野雪原上滑行。例如,一名体重100公斤的跑步者以至少13公里/小时的速度滑行,在短短10分钟内燃烧约260千卡,而跑10分钟的马拉松仅消耗100千卡。
3.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头盔为什么不能有突起?
速滑比赛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防止运动员受伤,头盔必须是规则的形状,没有任何突起。同时,运动员可以选择佩戴护目镜、防割手套、防割服等。
4.花样滑冰运动员转N圈为什么不晕倒?
普通人接触几轮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站立不稳、定向障碍等症状。这是因为内耳深部有一套负责头部平衡运动的装置——前庭系统,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组成。半规管里有淋巴和传感器。当我们微微点头和摇头时,半规管中的传感器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当大幅度旋转时,传感器会出现故障,失去方向感。
但是人体是有适应能力的,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克服不适。花样滑冰运动员从小就练习旋转,这会使原本来自旋转刺激的反应不断降低甚至消失。同样,很多舞蹈演员和飞行员经过长期训练,也获得了这种适应能力。
5.为什么冰球场旁边有牙科诊所?
比赛中,硬橡胶冰球的最高飞行速度可超过180公里/小时,运动员的滑冰速度也将超过50公里/小时,是冬奥会最激烈的项目之一。尤其是在顶级赛事中,一些男性冰球运动员为了开阔视野,更好地判断球路,选择露出嘴巴的半面头盔,增加了口腔和牙齿受伤的概率。如今,几乎所有的国际和国内冰球比赛都需要牙科治疗室作为比赛的医疗保障。
6.为什么滑雪者几乎不露脸?
一个原因是雪原寒风凛冽,面部皮肤细嫩容易冻伤,另一个原因是防晒伤。雪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是海边的三倍,雪会将四面八方的光线反射到全身,进一步加剧了紫外线辐射的威力。因此,你会发现滑雪者的脸被盖得很紧,戴上护目镜是为了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到眼睛,造成雪盲,同时也是为了减少冷风对眼睛的刺激。该面巾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具有防晒和防冻的双重功能。
7.为什么运动员不能在食物中添加胡椒?
运动员生病后不能随便服用药物,因为有些药物影响运动成绩,被列为禁药。如果不小心使用,他们的表现不仅无效,而且会受到惩罚。
同样,有些食物运动员也不能随便用,比如辣椒。辣椒中含有一种食源性兴奋剂——去甲林丹,它是一种生物碱,能兴奋2受体,导致气管扩张,增加心率,提高运动员有氧能力。在2021年版的禁用名单中,诺林丹被明确列入禁用名单。胡椒、天竺葵等常见香料不会出现在本届冬奥会运动员的菜品中。
发布者:李青天津市泰达医院,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3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