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的爆炸,生活的格局也发生了多样化的改变。晚上吃宵夜、追剧补漫画、手游到手酸、微博刷一遍、点赞朋友圈...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已成为人们顺应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爆炸,生活的模式也发生了多元化的变化。似乎真正的生活在这一刻才刚刚到来,尤其是年轻一代已经开始“纯粹地享受生活”,比如吃宵夜、赶漫画书、玩手游、刷微博、赞朋友圈等等。
当有人问“熬夜不累吗?”大多数人回答说:“我因为昨天的工作很累,但是我也睡不着。我习惯午夜后睡觉。”也有人回答说:“我很孤独!”问及新手妈妈,她觉得一整天都交给宝宝了,现在终于有了片刻的人身自由。
对于经常熬夜伤身体怎么办的问题,他们已经有了应对的“神器”:敷最贵的面膜,泡最贵的枸杞茶。
主动熬夜,看似出于正常的心理需求,这是什么道理?熬夜的背后,除了常见的猝死新闻,还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危害?
中国睡眠研究会曾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的睡眠状况,呼吁社会关注健康的睡眠生活。《2020全民宅家期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中提到,与房前相比,全屋期间人们上床的时间更晚,凌晨后上床的人数激增50%以上。发现人们睡前喜欢玩手机,越晚睡越难入睡。大众普遍陷入“玩手机-睡懒觉-睡不好觉”的恶性循环。其实主动熬夜和通宵加班、上夜班、失眠等是不一样的。是一种晚睡综合征,某种意义上也是拖延症的一种表现。2014年,荷兰心理学家克劳克鲁斯(crowl Kruse)关注到睡眠拖延现象,并将其定义为“不在规定时间内睡觉,但没有外部环境阻止人们这样做”。
有人会问,熬夜需要什么时间?严格来说,即使是23: 00(晚上11: 00)以后熬夜,世卫组织甚至将熬夜列为2A类致癌因素。致癌因素,你没听错,下面会详细解释。根据专家的建议,成年人每天需要睡7-8个小时。补充一下,如果每天凌晨1点睡觉,第二天早上8点开始,不建议这样做,虽然睡眠时长是达标的,勉强算熬夜。另外,睡眠不规律,比如有时候晚上10点就睡觉,隔两天凌晨2点就睡着,对自己的身体也有很大的危害。
经常有人说熬夜会秃顶,掉头发。这是真的吗?确实如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拉头发实验)。洗头1-3天后,可以试着用拇指、食指、中指从发根处捏起一缕头发,顺着头发的方向轻轻拉扯。如果掉了1-2根头发,不用担心;脱发3-5,有脱发风险;如果一次有5根以上,很可能是脱发问题。建议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友情提示,尽量避免各种偏方。
除了这些,熬夜还有哪些危害?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视力下降,引起眼疾。
如果长时间面对电脑或手机屏幕,眼部肌肉容易疲劳,导致眼睛干涩、肿痛,导致视力下降。尤其是青少年,会加剧近视的发展。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视野阴影或视觉物体扭曲变形等症状。对于青光眼患者,眼压会升高,加重病情。
(2)大脑记忆丧失
2021年8月,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题为:睡眠缺失驱动乙酰胆素和生长抑素神经元介导的海马活动聚集,以抑制《美国科学院院刊》 (PNAS)中的记忆巩固。研究发现,当熬夜导致睡眠不足时,大脑中导航、处理和存储新记忆的海马体中的抑制性神经元的活动会增加。这些抑制性神经元会限制周围神经元的活动,使海马区的正常神经元无法聚集,从而破坏记忆巩固。
(3)增量
加拿大一项医学研究发现,长期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会增加一倍。由于女性经常在夜间工作,破坏了昼夜节律,可能会焦虑、不安、抑郁,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而乳腺癌的发病与不良情绪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4)免疫力下降。
长期熬夜会影响人的正常代谢功能,对肝肾伤害很大。晚上11点到凌晨3点,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是肝脏藏血、解毒、发挥功能的最佳阶段。如果不能保证得到充分的休息,长此以往,肝气受损,抵抗力和免疫力自然下降。
(5)容易情绪低落,伤“心”
我们知道熬夜会打乱生活的节奏和作息。我们白天工作很累,晚上睡不着,所以有很多想法。这些幻想很容易导致孤独、空虚、烦躁、困惑等情绪。这些情绪上的浪费会助长负面倾向,把自己封闭起来。时间长了会有抑郁情绪,严重的会迁移成轻度抑郁。那怎么还能伤你的心呢?因为睡眠不足可能会通过损伤血管促进心脏病的发生。尤其是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更大,如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哮喘等。
发布者:达医晓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3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