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 专家详解医养结合领域指导意见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指导意见》直面堵难问题,促进医养结合,让老年人有更好的获得感。”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梁万年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导意见》是我国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标准体系、人才体系、信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明确了发展方向、定位和具体实施路径,为我国医养结合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强化医养结合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医养结合的广阔需求在基层,要加强基层医养结合的‘短板’工作。”梁万年说,《指导意见》特别加强了医养结合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103010提出,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贫困人口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疗、护理服务设施。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康复站、乡镇卫生院和贫困人口供养服务机构(养老院),统筹村卫生室、农村福利院和残疾人托养机构。

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康复医院、养老院、临终关怀院建设,改造和增加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和设施。

鼓励以接收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大型或养老机构设立医疗卫生机构,提高诊疗服务质量。

同时,探索养老床位与医疗床位按需规范转换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能力突出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明确医养结合服务内容与模式

梁万年认为,医养结合超越了传统养老观念中只强调单一“照顾”的服务内涵,更加注重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融合。

在服务内容上,通过整合预防、医疗、保健、护理、健康管理、健康促进等一体化服务,突出医养结合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

在服务模式上,要加强以人为本,倡导关爱服务模式,突出以健康为中心,强调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具体的服务形式将把机构服务和家庭服务结合起来。

拓展医养结合人才资源供给

人才培养是促进医养结合的重要基础。梁万年说,《指导意见》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通过加强相关人员的培养,进一步拓宽高校培养与院校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作用,加强对主要护理失能老人的内科护士和老年护士的培训。

此外,鼓励医务人员特别是退休医务人员到相关机构从事医疗护理服务,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建立志愿服务队,鼓励志愿者为照顾居家失能老人的家庭提供服务。

优化相关支持配套政策

梁万年说,完善价格政策,加大保险支持力度,盘活土地资源,落实财税优惠.《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多维度扶持政策。

创新的价格政策。公共医疗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44458.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1887711996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771199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