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医护比要达到1∶2,护理还有多少潜力待释放?
医护人员比例和每千人拥有护士人数严重不足。护理人员队伍短缺,一直是世界范围的卫生难题,在我国发展这一社会问题进行更加严峻。近年来,中国护士的数量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底,中国注册护士人数达到470万,是十年前中国护士人数的两倍多。但从医疗比例和每千人护士数来看,几乎是世界各国倒数。医疗保障的比重不仅反映了本地区对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早在十几年前,英国、德国、泰国、日本等国医护比例都已经超过了1∶4,芬兰、加拿大等国的医护比例甚至超过1∶6。在国内,直到2014年,医生和护士数量的长期逆转才得以扭转。到了2020年底,这一数字才达到1:1.15。
另外,从每千人的护士人数来看,欧盟为超过8人制定了基本标准。而根据2018年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统计数据,挪威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的数量是17.74,瑞士是17.19,日本是11.76,美国为9.8人,韩国是7.24。相比之下,我国每千人口护士数虽然逐年上涨,但是2020年底才达到3.35人。世界经济合作组织2020年报告显示,我国每千人口护士数,在该年报告的参与国中,这一比例仅高于南非、哥伦比亚、印度以及土耳其。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荣誉光环下,业内认为当前护理团队建设仍面临以下困难:
1.在硕士学位以下,三级医院通常只能采用合同制甚至派遣制,导致护理队伍不稳定;
2.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部分25~35岁之间的护士,需要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孕育、生产、哺乳,导致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紧张;
3.对于职业技术风险性较高、压力影响较大,绩效考核奖金较低的专业,如感染科护士、儿科护士、老年科护士等,从业选择这方面的人员就更少。
此外,在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赋予处方权”的瓶颈问题尚未突破,使得中国护士在职业进阶上缺乏“技术作为支撑”。然而,人气极高的《护理法》迟迟未出台,现行条例力度不够,不足以为护理事业保驾护航。这些问题都是“医强护弱”局面发展尚未扭转的重要影响原因。
发布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46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