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7月10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座谈会上说:“我相信人永远比病毒聪明。”钟南山院士表示,虽说病毒难以预测,但从原始社会至今,人类已然渡过了千难万险,如今现代社会...
据《人民日报》7月10日报道,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座谈会上说:“我相信人总是比病毒聪明。"
钟南山院士说,虽然病毒很难预测,但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已经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风险。如今,现代社会已经发展了医疗技术和社会管理措施。此外,世界各地的医务人员甚至普通人对科学应对COVID-19中的肺炎疫情都有基本的常识,人们不会像以前那样被动。钟南山院士也说,下一步,我们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如何加强世界范围内的合作,二是注意安抚人心。
“国际流行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比对健康的影响更大。我们现在需要一种鼓舞士气的方法,或者一种心理咨询的方法。”钟南山院士说:
秋冬季会不会有第二波国内疫情?还会有像武汉那样的严重疫情吗?12日,专家们对此一一回应。
中国不会出现类似武汉的严重COVID-19肺炎疫情
据《绿蜂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12日在“如何防控秋冬季疫情”论坛上表示,初步判断全球疫情将继续保持高水平流行,并在冬季高水平流行的基础上继续恶化。
中国的疫情正面临两方面的压力。首先,它类似于北京新发地市场和武汉华南市场的不明原因的爆发;二是输入性病例导致疫情在当地传播和扩散,境外输入的风险持续增加。随着我国航线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投入风险仍在进一步加大。总体而言,即使秋冬季疫情恶化,中国也不会出现类似武汉的严重的COVID-19肺炎疫情。
做好长期抗击疫情的准备
在论坛上,牛津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兼流行病学家陈争鸣说,关于COVID-19流行病,有两个基本的科学判断。首先,这种病毒不会消失。我们正面临一场长期的持久战。我们必须与疾病共舞,长期战斗。第二,中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病毒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今秋和冬季至关重要。
一旦疫情控制放松,一些表现良好的国家将会反弹。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和英国上周也全面开放。我确信疫情会反弹。但是北京的经验非常重要。如何防止星星之火燎原,各国可以从北京的防控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中国进入“动态零”新常态
人们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张文泓12日表示,在新常态下,随着国际疫情的蔓延,中国总会有输入性病例,也可能会不断有散发性病例出现,因此我们可以将动态维持在零水平。
对于目前我国零星的输入性病例,张文泓表示,我国对输入性病例的管理是一个闭环策略,所有输入性病例都在管理范围内,因此不能算作疫情。如果排除进口病例,中国现在没有病例。
目前,在疫情防控中,最紧张的应该是防疫体系、医生、医院和公共卫生体系。人们应该听从国家防疫系统的建议。在个人卫生条件下,他们应该真正恢复正常。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黄坤、谢云宁、方
责任人:陈
发布者:广东健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