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生】比腹泻更棘手的便秘?别错过宝宝便秘的干预时机

本文由未来平台官方推送无论是宝宝还是大人,吃喝拉撒睡都是一天中的大事,而宝宝是否能愉快顺利地排便,也成了家长心中的大事。相信很多家长都是一样的,每天十遍八遍地关心宝宝便便问题宝宝要是拉出...

本文由未来平台正式推送

无论是宝宝还是大人,吃喝睡都是一天中的大事,宝宝能否愉快顺利的排便也成为了父母心中的大事。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每天关心宝宝的便便十次八次。如果宝宝拉不动便便,有些妈妈会想:

宝宝今天一整天都没拉。发生了什么事?

宝宝在马桶上坐了半天也没拉出来。是便秘吗?

其实宝宝几天不便便,也不一定是便秘。

很多家长盲目担心,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便秘。

其实每个宝宝的身体都不一样。有的宝宝消化好,有的宝宝消化慢,所以不同的宝宝排便时间不同。

判断宝宝是否便秘,不是根据宝宝排便的间隔时间,而是根据宝宝大便干燥、排便剧烈的情况。

确定便秘是否如下图所示。

既然知道好几天没有便便不等于便秘,有些家长就会问:

母乳喂养的宝宝基本没有便秘。奶粉有问题吗?

为什么宝宝添加辅食后开始便秘?

有些家长发现宝宝便秘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换奶粉”。

其实宝宝便秘不仅仅是奶粉的问题,还有以下原因引起的。

一 宝宝便秘是什么原因呢?

1 生理特点

宝宝还小,腹肌收缩力小,肛门括约肌功能不成熟,腹压增高,盆底肌收缩不协调。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大便在肠道内堆积而出现便秘。

2 喂养方式

宝宝的母乳不容易便秘,因为母乳中蛋白质的结构非常适合宝宝。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为80: 20,乳清蛋白更容易消化吸收。

喂奶粉的宝宝更容易便秘,很可能是奶粉冲泡太浓导致的。

6个月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出现便秘,通常是宝宝食物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比如宝宝吃的精细主食(白米、面条)太多,肉太多,蔬菜水果太少,水太少等。

3 憋便

当宝宝的便便停留在结肠时,水分会被结肠吸收,停留的时间越长,吸收的越多。

干便便会引起宝宝排便疼痛,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导致排便不畅。

4 运动过少

宝宝运动量小会导致肠道蠕动减少,进而导致便秘。

宝宝的大小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但是有时候宝宝两天甚至两天多才排便一次,要注意。宝宝长期便秘,危害不容小觑。

二 宝宝经常面临便秘的危害

1 影响食欲

食物留在体内,肠胃蠕动减慢。即使你饿了,宝宝的肚子也是鼓鼓的,胀胀的,不舒服,会影响宝宝的食欲。

2 造成肛裂

宝宝便秘时,便便会很干、硬、稠。当变硬的粪便被强行排出时,肛门会爆裂,导致肛裂,这种疼痛会加重宝宝对排便的恐惧。

3 免疫力下降

如果大便长时间不能排出,体内会堆积大量毒素。而且96%的毒素会被肠道反复吸收,然后通过肠壁进入血液,从而破坏正常的免疫系统,宝宝生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说到便秘,很多家长都会提到一个“偏方”:服用香油缓解便秘。

理论上讲,这个方法有一定道理:摄入一定量的油,可以让大便变软。

然而,我们在日常烹饪中已经摄入了大量的油。如果我们添加额外的油,很容易导致油超标。

其实,要从根本上解决宝宝便秘的问题,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是关键。

三 如何预防宝宝便秘

1 确保每天水的摄入量

保证宝宝每天的饮水量,因为宝宝肠道的水分很容易被吸收,大便干燥导致便秘,所以要每天喝足够的水。

儿童推荐饮水量如下:

如果测量起来太麻烦,边肖也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尿液的颜色,如果颜色是深黄色,就可以判断为缺水。

2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6个月-12个月)

蔬菜泥和水果泥是辅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给宝宝做蔬菜泥的时候,不要做得太熟或者太烂,用开水煮一下切碎就可以了。

适合便秘宝宝的食物有:橙子、猕猴桃、红薯、火龙果、梨、葡萄等。

healthcare.com/upload/20211123/19021637634945480"/>

3 培养排便习惯

宝宝长大到可以接受上厕所训练时,每天要求宝宝在马桶上坐一会,让宝宝放松下来,鼓励孩子,一直到出现排便。

如果宝宝做到了记得多多鼓励,没有做到的话也应该用积极的言语鼓励宝宝。

4 增加运动量

家长可以带着宝宝多活动、散步、跳绳、打球和跑步,运动量的增加有利于排便肌肉张力的加强,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5 适当按摩

家长可以为宝宝做腹部按摩。四指并拢在宝宝肚脐上顺时针按摩3圈,再逆时针按摩3圈(小宝宝需避免肠套叠务必转回来)反复多次。

另外,除非医生建议的严重情况,否则不要随便使用药物,例如:开塞露,软便剂。

温馨提示:在六个月到两岁宝宝有便秘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留意观察宝宝的症状,便秘很严重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送医。

归根结底,宝宝拥有好的便便离不开合理的饮食习惯,增加活动量等,当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也是关键。

通过这么多期小编发现,屎尿屁里都是有大智慧的!

发布者:企鹅医生,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29127.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1887711996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771199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