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火爆的助眠蛋,真的有用吗?

近日,一家行业研究机构发布了《2022年国民睡眠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夜猫子”明显变多。不少失眠者选择用更舒适的寝具,如高科技的按摩仪、助眠仪等帮助自己入睡。此外...

近日,某行业研究机构发布《2022年国民睡眠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夜猫子”明显增多。许多失眠患者选择使用更舒适的床上用品,如高科技按摩设备和助眠设备,以帮助他们入睡。此外,助眠口服液、助眠糖、助眠片等产品也深受“夜猫子”们的喜爱。这些产品的效果如何?专家表示,“助眠神器”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助眠程度因人而异,大多治标不治本。

报告

日均睡眠时间比十年前少1.44小时

睡眠经济随之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想睡觉却“睡不着”。你最近“睡”得好吗?日前,某行业研究机构发布《2022年国民睡眠洞察报告》。003010显示中国民众日均睡眠时间在过去十年里缩短了1.44个小时,67%的人认为心理压力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睡眠经济随之蓬勃发展。

调查中,超七成的人认为自己有睡眠困扰,其中三种主要形式是入睡困难、易醒、失眠,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失眠的人,68.9%的会选择在睡不着的时候玩会儿手机,看剧、看书、玩游戏度过黑夜也是超两成人选择的方式。.

据《报告》报道,“夜猫人群”月活跃用户超过4亿,寒暑假略有增长。大多数人很难拒绝假期熬夜的好机会。在夜猫人群各时段活跃用户占比中,45.3%的人可以控制自己在凌晨1点前入睡,但有8.8%的人会玩手机到3-4点。值得注意的是,18-24岁和25-34岁的人群是“夜猫人群”的主力军。有些年轻人会因为工作或学习压力而熬夜,有些人会主动熬夜来缓解压力。“夜猫人群”职业分布中,IT人员占比最高,达23.6%,程序员与深夜代码格外般配。

只是因为我睡不着,直接改善所以85%的民众曾为改善睡眠质量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的睡眠环境比如换被褥,被认为是帮助我睡眠最有效的方法。其他“高科技”产品或保健小玩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睡眠。助眠口服液、助眠糖等各类药物助眠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产品

口服产品、助眠仪器备受欢迎

消费者评价褒贬不一

5月24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南京的几家药店。当记者表示没睡好时,药店工作人员将记者领到保健品柜台,向记者介绍脑白金产品。记者注意到,褪黑素类产品放在了保健品柜台的醒目位置,有至少两三个品牌的产品在售卖,一瓶的价格在百元左右。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帮助你睡眠的东西,效果很好。”

87451653981246574

药店里的褪黑素产品

在电商平台上,品牌和商家也抓住了这一趋势,推出了适合年轻人、更方便的脑白金产品。有些在诸如睡眠水、褪黑素软糖、口服滴剂精华、入口即化的闪睡片等像零食一样方便即食的助眠产品,的月销售额甚至达到了数千。记者了解到,这些助眠产品虽然形态各异,但本质上都是含有褪黑素的产品。

除了药物,助眠药物也很受失眠人群的欢迎。据业内人士介绍,第一类目前,市场上睡眠仪主要有三种。是微波助眠,主要是通过微电流来提高大脑对电波的释放,从而帮助睡眠。第二个是声波助眠。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释放一些雨声、风声等白噪声,让人放松,更容易入睡。第三种用的是光助眠,通过光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调节睡眠。

5月24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几家家电市场,都没有发现这种助眠器。在网上商城,这类产品很受欢迎。虽然记者以“助眠仪”为关键词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销量最多的是一种手握式的“助眠蛋”,价格在50-500元不等。的外观不同,但其工作原理是相似的。一款月销量超过3000单的助眠器在产品介绍中声称,该产品利用低频电磁、生物反馈、微电流等物理技术刺激手部神经,降低大脑兴奋性,主动调节患者的睡眠/觉醒节律,从而调节大脑兴奋性,改善失眠。

12651653981246785

各种手持助眠器截图

虽然它看起来“高科技”,但消费者对它的体验感却褒贬不一。是在该产品的评论部分。有消费者说产品很小,手里有轻微电流,真的很管用,很快就睡着了。但是,也有一些消费者反馈。测试了很多天,感觉没用。电流有点太大,每次睡着都被电醒。

专家

所谓“助眠神器”大多治标不治本

那么,这些“助眠神器”是否真的管用呢?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苏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失眠分很多种,不同失眠患者对不同仪器或药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像通过电流刺激肌肉、神经系统放松的方式,对由焦虑引起的失眠是有效果的。对于一些老年人因为晚年脑部功能退化、褪黑素分泌减少而导致失眠的情况,还有一些诸如倒夜班的、倒时差的,由于作息紊乱而导致的失眠状况,褪黑素类产品有一定的效果。

不过,南京鼓楼医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杨海龙表示,所谓的“助眠神器”大多治标不治本。“近年来,因失眠来就诊的患者中,年轻人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生活方式不健康,二是情绪管理不到位。至于这些助眠神器,也不一定是真正的高科技产品。”杨海龙以褪黑素举例,它就是人类松果体自然分泌的一种激素,能起到调节睡眠的作用。“市面上卖的褪黑素类产品并不是药物,只是一种保健品。虽然对人体没什么坏处,但长期服用会造成心理依赖,也不是长久之计。”

科学松鼠会的科普作家云无心也表示,褪黑素对于普通人群,帮助睡眠的作用很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褪黑素与一些药物存在反应,会影响药物的正常功效,比如降血压药物、糖尿病药物等。云无心建议,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还是应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来逐渐改善睡眠,比如按时作息、适度锻炼等等。

来源:现代快报+

记者:江楠 季雨

编辑:玲玲

发布者:现代快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41153.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1887711996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771199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