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项发表于《胸腔》杂志的研究显示:不论是否抽烟,患有慢阻肺的人,肺癌风险更高。该项研究共纳入338,548名无肺癌史的受试者,年龄在40-84岁之间,男性146,996名,女性191,552名。在随访期间...
不久前,发表在《胸腔》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无论是否吸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患肺癌的风险都更高。
共有338,548名年龄在40至84岁之间的无肺癌病史的受试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包括146,996名男性和191,552名女性。在随访期间,共有1834名患者患有肺癌,其中290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44名没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统计数据显示,与不吸烟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相比,患肺癌的风险增加了97%。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增加了167%。吸烟和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患肺癌的风险增加了51.9%。
吸烟是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危因素。随着防癌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不断加深。然而,对慢阻肺的了解相对较少。
一、慢阻肺的认识和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吸烟引起的气道狭窄或肺气肿等结构性改变引起的。导致呼吸气流受阻,感觉呼吸费力或无法呼吸,常伴有咳嗽、咳痰等不适。经常听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都属于这一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继高血压、糖尿病之后的常见慢性疾病,患者数量迅速增加。根据中国成人肺健康研究(CPHS)2018年的数据,20岁及以上成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为8.6%,而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13.7%,患者近1亿。2013年,我国约有91.1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人数的1/3,远高于每年因肺癌导致的死亡人数。
(一)慢阻肺的危害
慢阻肺的呼吸气流阻塞会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会影响全身多个器官,如骨骼肌、心脏等,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和器官衰竭而死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急性加重住院,每一次急性加重,都是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巨大打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患者无明显不适,很少就医,给诊断和预防带来困难。有症状就医时,常出现气道狭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对疾病控制有较好的效果。
(二)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遗传和环境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1. 抽烟与二手烟
长期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吸烟时间越长,吸烟越多,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越大。
2. 患有哮喘又抽烟
哮喘、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和吸烟的结合将进一步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
3. 吸入粉尘和化学物质
工作场所长期吸入化学烟雾、蒸汽和粉尘,会刺激肺部炎症,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
4. 吸入燃料产生的烟雾
当室内通风不良时,燃烧燃料(如煤)做饭和取暖产生的烟雾会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
5. 年龄增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缓慢,所以大多数人出现症状时至少40岁。
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尽早发现慢阻肺并及时治疗。
(三)慢阻肺的预防治疗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还不能完全治愈,也没有特效药,所以要注意预防。
戒烟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助于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有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场所,应使用呼吸防护设备,减少吸入有害气体或颗粒。
(9503.16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60%。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35%,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70%。
(四)慢阻肺患者的饮食管理
饮食降低饮食中碳水化合物,会降低二氧化碳生成。这可能有助于慢阻肺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即使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患者的日常饮食也应包括各种食物。
2.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吃高蛋白、高质量的食物,例如食草动物的肉,吃草的家禽和鸡蛋以及鱼类,尤其是油性鱼类,例如鲑鱼,鲭鱼和沙丁鱼。
3.复合碳水化合物
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可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纤维含量很高,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和血糖管理。食物包括:豌豆、麸皮、扁豆、藜麦、豆类、燕麦、大麦等。
4.新鲜果蔬
新鲜水果和蔬菜含人体必需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身体健康,非淀粉类蔬菜(豌豆,土豆和玉米除外)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可以纳入饮食。
5.钾含量高的食物
钾对肺功能至关重要,缺钾会引起呼吸问题。尽量吃钾含量高的食物,例如:牛油果、深色绿叶蔬菜、西红柿、芦笋、甜菜、土豆、香蕉、橘子。
6.健康脂肪
在选择高脂肪饮食时,不要选择油炸食品,而应选择牛油果、坚果、植物种子、椰子和椰子油,橄榄和橄榄油,油性鱼类和奶酪等富含脂肪的食物作为零食和餐食。
二、肺癌的立体定向放疗
(1)早期肺癌:SBRT治疗是优势选择
2020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上,SBRT(立体定向放疗)对早期不可手术NSCLC的治疗被充分肯定。临床试验结果表明,SBRT治疗早期NSCLC时,局部控制率高达90%以上,疗效总体优于常规分割放疗且毒副作用较小。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NSCLC临床实践指南(2020.V1)推荐SBRT用于早期不可手术的NSCLC。多项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不能手术的早期NSCLC首选SBRT安全高效。
(2)晚期肺癌:SBRT治疗能延长生存期
SINDAS研究结果于2020ASCO线上年会上公布,为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寡转移患者带来立体定向放疗联合EGFR TKI治疗的强有力证据。
SINDAS研究概况
开展时间: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
患者类型:未接受过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Ⅳ期肺腺癌寡转移患者
研究内容:接受一线EGFR TKI联合所有病灶部位局部立体定向放疗对比单纯EGFR TKI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达到20.2个月(EGFR TKI单药组12.5个月),降低38%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联合治疗组的中位OS为25.5个月(EGFR TKI单药组17.4个月)
(3)TOMO放疗:SBRT的发展方向
TOMO放射治疗系统作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是目前先进的肿瘤放疗技术的代表,能完全满足SBRT的要求:
①患者固定稳固且舒适;
②呼吸调控至最小化,呼吸造成的靶区移动减少至最小程度;
③不同影像模式易于切换(MR到4DCT,PET到4DCT等);
④设备对射线的衰减影响减到最小程度,准确计算患者的剂量。此外,TOMO放疗治疗肺癌还有以下显著优势:
1. 照射更精准
TOMO系统的成像方式与螺旋CT相同,成像精度达±0.1mm,可以精准定位肿瘤,治疗射线和图像扫描线从同一个中心发出,可精准无误靶向肿瘤组织。每次治疗时,TOMO系统重新进行病灶图像扫描和照射剂量验证,最大程度杀灭肿瘤细胞,保护正常组织不受损害,降低复发率。
2. 有效预防肺损伤
放射性肺损伤是肺癌放疗的常见并发症,肺组织照射剂量体积、照射方式是放射性肺损伤的重要影响因素。TOMO放射系统的分割次数为1-5次,单次剂量更高,而且既可以做肺癌的常规分割放疗,也能做立体定向放疗,能在严格限制肺组织剂量体积的情况下,防止增加肺损伤的发生。
部分资料整理自e药环球公众号、医脉通呼吸频道
发布者:肿瘤说,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uikang.net/n/25428.html